时间:2022-11-05 22:14:12 | 浏览:1283
【宜兴窑紫砂人物纹诗句茶壶(附乾隆茶篇)】
清乾隆/通高12.5厘米口径5厘米足径9.5厘米
茶壶撇口,束颈,溜肩,硕腹,阔底,圈足。附伞形盖,盖顶置圆珠纽。肩部一侧置弯流,另一侧肩、腹间置曲柄。壶腹两面均作委角长方形开光,一面开光内钻刻楷体乾隆御制诗《惠山听松庵用竹炉煎茶因和明人题者韵即书王绂画卷中》。
此诗为乾隆辛未即乾隆十六年(1751年)所作。因诗的内容太长,这里只节选了其中的前半部。经查《清高宗(乾隆)御制诗文全集》(二集·卷之二十四,古今体一百五首辛未三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1993年),可知诗的后半部为:“回回山下出名泉,火候筠炉文武煎。成佛漫嗤灵运后,题诗多过玉川前。试携学士来明汲(是日命由敦扈游),高榭山僧守晏眠。我愿灵源常勿幕,饮教病渴尽安全。
壶腹另一面开光内有用泥绘加雕刻技法创作的烹茶图。庭院一角,围墙曲折,院内置有怪石松树,凉亭内一小童在烹茶,旁边一高士坐在桌旁,一小童正在服侍其品茶。画面营造了一种幽雅静谧的氛围。
惠山位于江苏省无锡市的西郊,属于浙江天目山由东向西绵延的支脉。最高峰为三茅峰,海拔328.98米。因晋代开山禅师、西域僧人慧照曾居此山而得名。当年山上有九峰,山下有九涧,风景宜人。乾隆皇帝曾六次南巡江南,每次必到惠山寺听松庵用竹炉煮惠山泉水烹茶,故作有《汲惠泉烹竹炉歌》,并命画家画《惠山寺听松庵竹炉图》而且其在评述江南诸山时,认为“唯惠山优雅娴静,江南第一山非惠山莫属”。
乾隆皇帝所提到的王绂(1362~1416年)系明初著名画家,字孟端,江苏无锡人,博学,工歌诗,能书,所绘山木竹石,妙绝一时。人称其墨竹“明朝第一”。建文四年(1402年),王绂画《竹炉煮茶图》,侍读学士王达为其记序作铭,构成珍贵的《竹炉图卷》。此图深得乾隆皇帝钟爱,南巡时曾在惠山品二泉水,观《竹炉图》画卷并题咏。后图卷不慎毁于火灾,乾隆皇帝再次南巡时,命人仿王绂笔意,补画《竹炉图》卷,并题诗其上。
此壶造型新颖,制作精工,属于乾隆皇帝御用茶壶。
【宜兴窑紫砂阿曼陀室款描金山水纹】
茶壶
清嘉庆/通高9.7厘米口径6厘米足径9.7厘米
壶腹呈上小下大的墩形,圈足,腹部一侧置短曲流,另一侧置曲柄。附圆平盖,该面呈二层台式,盖顶置圆柱。部腹一面以金彩描绘怪石、树木、凉亭,画面上方以金彩书写篆体“两峰插云”四字。腹部另一面以金彩书写篆体“生平爱茗饮”。壶盖以金彩描绘卷草纹。外底戳印篆体“阿曼陀室”方章。
造型端庄稳重,胎呈紫褐色,质地细腻。署“阿曼陀室”款的紫砂壶是清代嘉庆年间制壶名家杨彭年、杨凤年兄妹与书画家陈曼生(1768~1822年)合作制作的紫砂壶。一般由陈曼生设计壶样,彭年、凤年兄妹依样成型,再由曼生在壶上题字刻铭,世称“曼生壶”壶的外底常戳印“阿曼陀室”、“桑连理馆”等章记。
居所的斋名。曼生一生笃信佛教、酷爱紫砂壶。
“阿曼陀室”、“桑连理馆”均为陈曼生前者是其收藏室的名字,是“曼生”与佛语“阿弥陀佛”结合之意。后者之得名是因为在其厅堂的西侧有一株连理桑,被认为是大吉之兆,乃取此名。
【宜兴窑紫砂茶壶】
清/通高8.5厘米口径5.4厘米足径6.2厘米
壶直口,短颈,溜肩,鼓腹,圈足。肩部一侧置短直流,另一侧颈、肩之间置曲柄。附拱顶圆盖,盖顶置蘑菇形纽。壶身光素无纹饰,紫褐色泥料中夹杂细小的黄色颗粒。造型圆润饱满,给人以质朴典雅之美感。
【宜兴窑紫砂人物纹诗句茶壶(附乾隆茶篇)】清乾隆/通高12.5厘米口径5厘米足径9.5厘米茶壶撇口,束颈,溜肩,硕腹,阔底,圈足。附伞形盖,盖顶置圆珠纽。肩部一侧置弯流,另一侧肩、腹间置曲柄。壶腹两面均作委角长方形开光,一面开光内钻刻楷体乾
文水县地图文水县隶属于山西省吕梁市,西依吕梁山,东临汾河水,位于汾河谷地中部。总面积1064.4平方公里,总人口426285人。文峪河水库一、县名由来因县境文峪河自管涔龙门而下,至于峪口,其水波多纹,故以文水名之。宋庆龄题字的武则天塑像二、
中新社北京8月10日电 北京时间10日晨,2022年斯诺克英国公开赛结束资格赛的首日争夺,5名出战的中国选手全员获胜,晋级正赛,其中张安达以4:1淘汰7获世锦赛冠军的“台球皇帝”亨德利。2022年英国公开赛资格赛于当地时间8月9日至14日进
河南省,古称中原,省会郑州,简称“豫”,与河北省相对应,河南省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,故名河南。河南作为历史文化大省,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,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,即十三朝古都洛阳、八朝古都开封、七朝古都安阳、夏商古都
湖北省位于中国大陆中部,因地处洞庭湖以北而得名,与河南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南、重庆、陕西等6省市接壤,是兵家必争之地,历史悠久名人辈出,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。比如地级荆门市代管的县级钟祥市,其建县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初,至今已有220
河南,古称中原,省会郑州,简称“豫”,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,故名河南。河南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,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,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,即十三朝古都洛阳、八朝古都开封、七朝古都安阳、夏商古都郑州。截至2
河南省,古称中原,省会郑州,简称“豫”,与河北省相对应,河南省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,故名河南。河南作为历史文化大省,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,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,即十三朝古都洛阳、八朝古都开封、七朝古都安阳、夏商古都
在中国古代历史上,因为区划上的调整,不少城市的归属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。比如河南省的台前县,历史上就曾属于山东省。而就笔者今天要说的南乐县,历史则隶属于河北省和直隶省。如今,南乐县隶属河南省濮阳市,位于河南省东北端,豫、冀、鲁三省交界处,辖5
南顿鬼修城的神话传说王明见河南省周口市下辖的项城市南顿“鬼修城”名称的来历与王莽赶刘秀事件有关,这里有一段流传一千多年的神话传说。 相传西汉末年,王莽为了维护新朝政权,对起义军领袖刘秀日夜追杀,有一次刘秀率领一百多骑被追得三天三夜未曾休息。
河南,古称中原,省会郑州,简称“豫”,与河北省相对应,河南省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,故名河南。河南作为历史文化大省,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,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,即十三朝古都洛阳、八朝古都开封、七朝古都安阳、夏商古都郑
关于邓州,之前小南跟大家聊过,这里曾是北魏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,也是五代时期的"宣化军节度",地位相当于省级行政机构,可谓是盛极一时。不仅如此,在北魏至金时期,北魏孝武帝、唐高祖、唐昭宗、宋钦宗、宋高宗、金哀宗六个帝王,都意欲迁都邓州。但
安徽宿州,砀山。这一个千年古城,处于安徽的最北部,是安徽的北大门,地处皖、苏、鲁、豫四省七县交界处。砀山古称下邑,自秦置下邑县,至今已有2200余年建城史。砀山东周春秋时期,属宋国,宋国国都商丘,战国,改属齐国、后归属魏国,秦始皇二十二年,
砀山,事实上没有山。地处皖苏豫鲁四省交界处。提起砀山,许多人只知道,砀山是属于安徽的一个穷地方,只有砀山梨驰名中外,但却不知道砀山悠久的历史文化。砀山名气不大,至今却有2200多年的历史了,是秦朝三十六郡之一,也就是砀山郡。起初城池位于河南
历史不仅是记载在史册上的一段文字,也是可凭借文物而叙述的一个个故事。对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“新阳城遗址”来说,其就在无声中讲述着2000年前的往事。往事如烟新阳城遗址位于界首市城区西北约17公里,界首郸城公路西侧500米。具体位置在界首市
好多朋友假期不知道去哪里玩,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北京,天津,河北地区非常值得去的5A级景区——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。#来我家乡过五一#盘山位于天津市蓟州区西北,为国家5A级景区。该景区始记于汉,兴于唐,极盛于清,是自然山水与名胜古迹并著,佛家文化